有哪些电影一定要趁年轻看?

02
Jun

有哪些电影一定要趁年轻看?

我如很多人一般,也都曾年轻过,有过一段生涩稚嫩,冲动浪漫的年纪。
而有些人正历经年轻,他们身处人生最肆无忌惮,最漫不经心的纯真时代。
再有些人正冲向年轻,在他人朝着死亡步履蹒跚的当口,茫然四顾。

年轻,让你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年轻,是生命给予灵魂的莫大馈赠,嬉笑怒骂,棱角分明;
年轻,让你有最强健的体魄和脑力,去体验和触摸这个世界的轮廓;

但年轻,也意味着对这个世界粗浅的认知和无尽的好奇;
终有一天,你也会被世俗的无奈磨平棱角,你也会成为万千濯清涟而染淤泥中的一个;
等你还未及成熟,就快要老了的时候,也会禁不住感慨人生事态万千,变化无常;

PS.送上一首李宗盛的《山丘》

山丘 (歌词版)
http://v.qq.com/page/d/b/d/d0012emy2bd.html

《后会无期》里“脍炙人口”的那句「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太过玩味,人生本就不是诸多道理的简单堆砌。而年轻,却只会让你跟着大众为文艺煽情买单,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好与不好,当是冷暖自知,又有多少人能体会杨绛那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所以年轻,就是你三观开始形成却又及其脆弱的阶段,一旦错过,很多观念将会就此扎根,盘绕在心底,伴随着你人生剩下的许多年,很难再推倒重塑了。
所幸的是,人类感知这个世界的重要渠道除了听觉,多半还是靠视觉的。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有着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达手段,可以提供给你一段人为的视觉体验。

你没法亲历他人生活的全部,电影却能够压缩一个人的一生供你感悟;
这个世界太大,除去黑夜,依旧有阳光无法触及的黑暗,于是电影给了你一次世界的局部特写;
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长河里的风谲云诡,悉数纳入你的眼帘,听觉填补不了的空缺,视觉再次挺身而上,人生或许又将少一次缺憾。

以下推荐电影,无非就是想鼓励年轻人可以通过电影去体验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生活。

人性善良而朴实,却也不乏阴暗和虚伪;
有人沉湎于物质,有人为灵魂奋不顾身;
年轻是万般美好,却注定是用来怀念的;

好了,文艺腔实在是装不下去了,我们还是进入电影推荐环节好了,以下推荐,不分排名。

《Jagten(狩猎)》

《狩猎》是一部寒冷彻骨的电影。不温不火的叙事和冷静理智镜头之中酝酿了近乎绝望的压抑、狂躁与寒冷,这部丹麦电影就像北欧的冬天一样寒冷,在颤栗中毫不留情的在人性与社会道德划上深入骨头的一刀。 ---转自时光网影评《狩猎》:郁结成冰的戾气

影片讲述一个刚熬过离异伤痛的中年男子,因为自己所任职的托儿所里一个小女孩的“性侵”谎言,使原本刚有起色的生活自此被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这个流传于小镇而经久不衰的谣言成了“众口铄金”的绝佳注脚。男主圣诞夜前夕在教堂里对着一张张冷漠轻蔑的面庞愤怒地自我申诉,却终归没能逃过结尾那声隐藏在余晖下的猎枪轰鸣。影片集中展现了舆论声势下的大众劣根性,所有观众几乎都能找到在面对舆论浪潮时自己的缩影--总是不自知地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正义感爆棚,习惯性地评头论足,鲜有问其缘由,于是千夫所指,莫须有的罪名也就成了真相。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头垂死的麋鹿,在猎人密集的枪声中残喘,最后绝望地死去;我们每个人却又是那凶狠狡黠的猎人,都渴望着独自裁决仅有的那只猎物,尔后载誉而归。」

《The Life of David Gale(大卫·戈尔的一生》

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联手影后凯特·温斯莱特,以自我牺牲式的执拗践行着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法律是神圣的,但在现实中永远都是「人在审判另一个人」,人的审判注定是有限的,无法完全剔除偶然性的,是会犯错的。这种有限性不是死刑能承受的,因为死刑一旦执行(生命一旦被剥夺)就不可挽回。
「人对人的死刑,其实都是一种“私刑”」

2000年,记者贝茜·布鲁姆受邀采访即将被执行死刑的谋杀犯大卫·戈尔。大卫曾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哲学教授,同时还是反对死刑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却在1994年被控谋杀同事康丝坦斯·哈拉维而被判死刑。在押的六年内,大卫回绝了所有媒体的访问,这将是他首次向外界表露心声。

贝茜原本对此次任务心存疑问,并对大卫的罪行非常不屑,但随着采访的深入,大卫逐渐赢得了她的信任。在大卫的恳求和自己良心的驱使下,贝茜开始寻找真相,而一场为反对死刑而精心策划的“骗局”终于浮出水面。 --摘自时光网大卫·戈尔的一生 剧情

三天的采访记录,章节式的闪回镜头,艾伦·派克以这个样的方式倒带了戈尔的一生。这个因一夜风流而坠入生活谷底的教授,遭遇了妻子的出轨,学生的污蔑,路人世俗的眼光,最后沦为了曾为之呐喊和抗争的死囚。作为一个殉道者,死亡是他留给世人的礼物,还能得以挽回一个清白的父亲形象,也算是一种对生命莫大的慰藉。影片凭借阴郁低沉的画面质感,精巧的悬疑叙事手法,跌宕起伏的剧情架构,出色地完成了「关乎国家权力之于死刑的政治批判」,强烈而愀怆。

《Into the Wild(荒野生存)》

「人类理想主义的一次全新尝试----企图追求超越人类物质的经验」

《荒野生存》改编自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Jon Krakauer)的散文集,是一个真实事件,说的是一个名叫克里斯多弗的男子(埃米尔·赫斯基饰)1992年大学毕业后,毅然舍弃了所有的财产,投身到阿拉斯加州的茫茫荒野中,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四个月后,人们在一个偏僻的野营地的一辆废弃的公共汽车上,发现了他的尸体。 --转自时光网 荒野生存 剧情

「我们每个都曾为现实所困,或反抗或沉沦,甚至也曾挣扎着来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妄图用亲近自然的方式来洗净久被浸染的灵魂,却始终逾越不了社会的大范畴。」

《The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

「我们都身处谎言的漩涡,稍不留神,便在无知的牢笼里弥足深陷」

如果一天清晨,你从沐浴着阳光的房间醒来,而你认识的所有人都告诉你,你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你的父母,家人,朋友,老师,同事和上司,甚至是每次路过报摊那群低头看报的路人甲乙,街角的环卫工人丙丁,每天和你打招呼的门卫大爷,全都是清一色的演员。你出生伊始,他们周而复始地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陪你成长,老去,直至停止生命。你所有的生活无外乎是全世界眼里的现场直播,你承受得了来自四面八方那如狼似虎的窥探私欲吗?

「这瞬间坍塌的三观是不是让你措手不及,自我否定或许是逃避的最好选择,但那也意味着你失去或许仅有一次寻找真相,绝境重生的机遇。」

楚门是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他生活居地是一个美丽如桃源胜地的小岛,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不错的收入,一个温柔美丽的老婆,一个和谐的生活圈子,他的一切看来似乎很完美,是很多人做梦都想要的生活,但很可惜,楚门也没有得到,因为所有的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他所生活三十年的小岛竟然只是一个巨型的摄影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报影棚,自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的日常生活、琐碎小事就已通过卫星传送到全世界的电视上, 24小时不间断实时转播,在这个世界里,除了他,其它的一切都只是节目中的道具或演员,包括他的朋友、他的父母,他的妻子。直到有一天,他发现有些不对劲,他遇到了多年前就已遇溺身死的老爸,与此同时,他竟然在串频的广播里听到,他的一举一动竟然在别人的跟踪下进行,妻子的莫名话语,电梯后的莫名空间,莫名的问候,莫名的人,这些都让他心生疑念,他开始怀疑周围世界的真实性,于是他想尽办法去试探,去逃脱,最终,他找到了事实的真相,他最后要面对的就是他想不想离开这个伪造的世界。 --摘自时光网 楚门的世界 剧情
抛去影片本身对媒介时代的操控隐喻以及对人性窥探私欲的强烈批判,影片还提出这样一个哲学层面的议题--「我们如何甄别这个世界的真假?」

如果亲邻好友,日月星辰,潮水起落都能被伪装,我们在现有的认知层面如何去检验这个世界的真伪?如果你所处的“世界”一开始就按照存在终极BUG的逻辑体系搭建你的世界观,你还有机会发掘那些在你看来稀松平常,实则破绽百出的漏洞吗?
所幸的是楚门的大脑里没法安装摄像机,他的思想和灵魂是无法被窥视的,他还有重拾自我的资本。而如果我们真的有一天可悲到,连这最后的稻草也没有呢?

我时常意淫着「我们所处的世界不过是另一个世界里几行代码(这是我以在这个世界的认知层次所能找到最贴切我臆想的词汇)下的产物」,我和其他人都只不过是这个虚拟世界里的一个简单对象罢了,所有的生老病死都是程式化的流程,一生中会遇见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地点遇见,配什么样的台词,发生什么样的关系都是预先设定好了的,甚至系统还为我们预留了可以自我否定和质疑这个虚拟世界的扩展项。在这个世界之外,正有“人”以上帝视角,观摩着人类的一举一动。

「想象一下,一只在动物园里出生的猴子,它可能永远都会觉得世界就该是这样,一某三分地外,除了给自己喂食的不知名物种外,再无其他,但是偶尔会凭空冒出一些或优雅或粗鄙的动物前来观望。」
//当然这个比喻是建立在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里的猴子有类似我们这样的自主意识......

直到看过电影《异次元骇客》,我终于笃定这样精分的臆想很有可能存在的。

「我们永远无法站在一个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高度去观望自己所处的世界究竟哪般模样,但我却并不感到悲哀」

《Mulholland Drive(穆赫兰道)》

烧脑的悬疑片早就不乏经典,但多半又经不起反复推敲。
「《穆赫兰道》就是为影评而生的电影,在观众细思恐极,欲罢不能之余魅惑众生。」
好莱坞的穆赫兰道上,一个名叫丽塔的女人遇上了一场车祸。丽塔幸运地死里逃生。但是她完全失忆了,跌跌撞撞地来到一座公寓,藏身于公寓外的灌木丛中……同时,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贝蒂-埃尔姆斯带着她想成为超级影星的梦想来到了洛杉矶。当贝蒂在她姨妈的公寓里发现了丽塔时,眼前的情形引起了贝蒂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帮助这个“无名美人”。于是这二个女人开始穿过可怕的、泛着阳光的“天使城”街道,进行一场寻找真相的奇异探索。就是在这儿,一群暴徒、一个年轻的电影导演、一个小脑袋的影片公司行政官员,以及一个名叫“牛仔”的神秘人物都冒了出来,然后又都消失了,直到“梦”与“现实”之间再也没有更多的本质区别。 --转自时光网 穆赫兰道 剧情
大卫·林奇凭借对人性心理和欲望的精准拿捏创造了一个构思精巧,细思恐极的梦魇,并将其以影像的方式呈现给了观众,深度诠释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的诸多观点。
弗氏认为:「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解析公式是:「梦=被压抑的欲望+伪装起来的满足。」也就是说,一定的梦境总是用以表达做梦者一定的愿望的,不过这个愿望的满足可能是经过伪饰的,不是那么一目了然。
仿同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因某原因把自己代入另一个人的心理现象。这在“穆赫兰道”这个梦中出现多次。 --转自时光网 《穆赫兰道》剧情全解析(五星推荐)

也许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你感觉如堕五里雾中,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那么容易被理解,它也就不会被奉为烧脑神片了。

这是因为鲜有人能一次性串联起所有的细枝末节,在虚实交错间泰然自若。所以我强烈建议你看完电影后去豆瓣电影,时光网搜下相关影评,看完后你绝逼会狂嚎“我 艹艹,太特么NB了”,情到深处没准还会忘我地拍肿大腿,几分钟后才痛意袭来,“哎哟,我艹......”(友情提示:别拍错了,旁边有妹纸的话你就完蛋了-_-|||)。看完影评后,再回过头去过一遍电影,这次有针对地看,多注意影评中提到的细节,相信你会再次高潮的,拿好不谢。//当我转身离开,谁的节操已不在......

//无声的情爱大师金基德的《莫比乌斯》中就提到通过肉体的创伤刺激(如硬物摩擦皮肤),人也是可以达到性爱高潮的,所以......(这种电影我也只是听闻,怎么可能看过......)

如果看完你觉着还不爽,推荐林奇同类题材的影片《Lost Highway (妖夜慌踪)》,拿好不谢~

《Malèna(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在那个钢丝床嘎吱作响,被子波浪般起伏,溢满着生命大和谐的房间,你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作为意大利人文导演朱萨佩·托那托雷“时光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终篇,影片以身处青春躁动期的少年雷托纳的视角,围绕着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集中展现了二战时期仍是一片宁和的西西里岛,民众在面对这位羸弱无助的美艳少妇时的万千姿态--或艳羡,或诋毁,欲望与崇拜交织,揭露了人性面对美丽和纯洁时的欲望和嫉妒;而影片浓墨重彩的浪漫主义风格无意间成就了莫妮卡·贝鲁奇在全球少年心中再难撼动的女神地位,那是属于每个少年的温情回忆。

「你是否也曾在那张早已斑驳的钢丝床上,撼动过一整个春秋?」
1941年,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二战的硝烟之中,但西西里岛仍是一片宁和,这里正是男孩雷纳托的家乡。他和所有13岁的孩子一样,天真、快乐、不安分,对生活充满幻想。终于有一天遇到了永远改变他生活的女人——梅琳娜。这位漂亮的寡妇令所有的男人着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因为她,男孩进入了一个生命的新天地…… --转自时光网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剧情

她,披着波浪状黑亮的秀发,穿着时髦的短裙和丝袜,踏着充满情欲诱惑的高跟鞋,来到了西西里岛上宁静的阳光小镇。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勾人遐想,她的一颦一笑都教男人心醉、女人羡妒。

玛莲娜,像个女神一般,征服了这个海滨的天堂乐园。

年仅十三岁的雷纳多也不由自主地掉进了玛莲娜所掀起的漩涡之中,他不仅跟著其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们一起骑著单车,穿梭在小镇的各个角落,搜寻著玛莲娜的诱人丰姿与万种风情,还悄悄地成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跟监、窥视她的生活。

她摇曳的倩影、她聆听的音乐、她贴身的衣物……都成为这个被荷尔蒙淹没的少年,最真实、最美好的情欲幻想。

影片准确捕捉了少年欲望的萌动,但耀眼点是那重彩浓墨的浪漫风格,有一种浪漫主义全盛期的炽烈,刚好符合少年人的口味,无形当中也充当了少年的性启蒙角色。

影片中令人震撼的还有那种以道德的名义所进行的嫉妒与毁灭。玛琳娜的美让人惊艳,而后来当这种美被无情的摧残时,那些打着道德旗号,其实却是出于妒嫉的毁灭行为却使人震惊。正如影片中律师辩护时说的一句话:

「她的罪就在于她太美了。因为美的超凡脱俗,美的旁人望尘莫及,美的高贵,美的从容,美的让其他女人都相形见绌,让所有男人都蠢蠢欲动,那么,你就是有罪,就要毁你!」 --摘自时光网 Eyes Wide Shut:我私人的十年十部情色电影

最是不忘结尾那段小男孩的浪漫独白:
岁月匆匆,我后来爱过很多女人
当我把她们紧紧抱在怀里的时候
她们会问我会不会记挂她
我想当时是会的
但是只有我知道
我不会忘记的
是那个从来没有问过我的女人
她就是玛莲娜
推荐影评 无法触及的美丽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影评)
龙斌大话电影--第85期: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推荐同类题材电影

《In the Heart of the Sun(阳光灿烂的日子)》

「犹忆当时年少,是伊闺中拜月,一语最低回」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 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 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通过院里的“头儿”刘忆苦(耿乐 饰),马小军又见到之前在炮局偶然瞥见过一眼的米兰,开始正式将其当作梦中情人,然而在米兰眼中,马小军不过是毛孩一个,她中意的人是成熟、稳重、帅气的刘忆苦。自此,马小军迎来五味混杂的青春期生活。 --转自时光网阳光灿烂的日子 剧情

影片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为姜文的导演处女座。作为对“伤痕电影”的初步探索,这部作品集中展现了文革年代,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选用超现实主义镜头,反映了那历史时期青少年的悸动狂躁和朦胧的爱情观。

推荐影评:犹忆当时年少,是伊闺中拜月,一语最低回 ————《阳光灿烂的日子》
龙斌大话电影--第83期:阳光灿烂的日子

《Incendies(焦土之城)》

「战争是残酷的,国与国之间的挞伐让无数个体命运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被鞭笞得体无完肤,却终究抵不过被“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等诸多字眼一言以蔽之的万能结局。」

//因为影片有着逾越伦理的残酷结局,并不推荐文艺小清新观看,但其关于战争和宗教的隐喻太过深刻,实难割舍,顺手就贴上来了,大家慎重选择。
双胞胎姐弟循着母亲的遗嘱,前往中东寻找素未谋面的父亲与兄长,意外扯出母亲不为人知的过去。改编自剧作家Wajdi Mouawad同名剧作,巧妙游走两个时空,试图从缠绕纠结的关系中,理出命运的头绪。沧凉悲苦的国仇家恨,宿命中摆荡不息的无奈孤寂,在《理工学院》导演镜头下竟如斯动人,犹如基耶洛夫斯基经典风采再现。 --转自时光网 焦土之城 剧情
这个世界远不及我们以为的那般平和,纷争永远都在。

「小时候你会为自己遭遇的不公而嚎啕大哭,长大了才发现有些伤痛却只能静默无声。」

影片借助一对遵照母亲遗嘱而前往中东寻找生父的兄妹的视角,在两个时空间来回穿梭,揭开了战争年代一个平凡母亲动荡而悲愀的一生,通过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命运转合深刻描绘了战火之下,焦土之上的宗教民生,家仇国恨是何其惨烈。
一个夹缝中弱小的人民怎样同巨大的历史之枪抗衡?希腊式的悲剧着重于描写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往往与国家的命运,政治的斗争有密切牵连。小人物的悲剧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和人性双重压力下的扭曲。电影里浓浓的类似于基氏的宿命情调,关联着苍凉残酷的历史之轮,也牵连着伦理道德的支脉。我们所处的世界,并无法使我们支配高尚或低贱的自身。“唱歌的女人”也只是命运齿轮中暂时的坚强,只是纳瓦尔生命历程中一个偶然的性格标签。可悲的是战争和宿命使这种坚定的情绪滑向残酷的深渊。
......
在这部电影中,不能忽略的是宗教冲突和战争使人性变得荒芜。狭隘的种族思想使纳瓦尔失去了被标上难民标签的瓦哈布,他们正准备私奔,然后一声轻蔑的枪响,纳瓦尔肚子里的孩子就没有了父亲。这个孩子的出生就是一种耻辱。他是难民的后代,也在一种“不正当”行为下诞生。就像赫塔.米勒描写的一样:
「接生婆把孩子从我的大腿间举起时,她干瘪的手满是血迹。我看着孩子,在她的脸上我看到了所有在这些小屋中生活的人都有的那种纵横相传的孤独。」
--摘自豆瓣电影 悲剧历史下的命运之尘 (焦土之城 影评)

《Das Leben der Anderen(窃听风暴)》

「即便肉体深陷泥沼,人性依然可以被救赎」
1984年的东德,整个社会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特工维斯勒奉命监听剧作家德莱曼及其女友演员克里斯蒂娜的生活,监听过程中,维斯勒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一篇刊登在西德《明 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头目的注意,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是德莱曼写的,并逮捕了克里斯蒂娜,希望能够从她口中得出她丈夫的秘密?而审问克里斯蒂娜的正是维斯勒…… --转自豆瓣电影 窃听风暴 剧情 (豆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总能突破时空的界限,在人类历史中自由穿梭。

影片背景设定在1984年的东德,整个国家暴露在白色恐怖之下,一群被称为史塔西(Stasi)的秘密警察,如同机器一般执行着集权主义最高层传来的指令,监听着数以百万计的人民,试图发掘并铲除其中的异见者们。维斯勒作为集权主义国家机器的代表,零误差地执行着国家高层交予的一切任务,丧失了全部个性和情感特征的他,与这部庞大的集权主义机器时刻保持着高度一致。

但人性注定是可以被唤醒甚至是被感化的,在监听作家乔治·德莱曼夫妇的过程中,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维斯勒逐渐被这对夫妇的生活吸引了,从最初对这个国家体制完美无缺的笃定,到作家遭遇迫害时的迟疑甚至是“监守自盗”,他挣扎于自己史塔西忠实“仆人”的身份与自我救赎的两难境地,而他最终选择了义无反顾地背离这个自己曾誓死捍卫的集权制度。

而他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几近在局促的“暗房”里埋没余生,终日被迫拆解着那些南来北往的信件。所幸的是,他和作家都最终熬过了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那一刻。

1989年,两德统一,作家在查询自己的监听档案时终于发现了这位史塔西为自己所作的一切。作家最终没有打扰到他,而是用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这位史塔西「HGW XX/7」表达了最深的谢意。

//德莱曼献给维斯勒的《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谨献给HGWXX/7,致上最深的感激
最爱结尾那段,维斯勒拿着那本《献给好人的奏鸣曲》在前台结账时,店员问他,是送人的吗,要不要包装一下?
他回答说:「No, it's for me.」

影片以主体阴冷而萧杀基调反映了白色恐怖时代的特质,却在各处细腻体现了人性温暖和真实的光辉。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中,人性的善恶都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人出卖了自己亲友,有人居位谋私,有人不能妥协与时局而以自杀抗争。但其间人性的美善被表达得分外深刻而细致:作家为救助自己朋友所冒的风险、相互间的资助;以及魏斯曼在监听过程中的丝丝入扣的细微改变:他不动声色地支走可能会危害到作家的人,修改了窃听报告的细节,隐瞒了实情,以及最后紧要关头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片中许多细节展示了这位史塔西细腻而深沉的内心境界,他在监听过程中体现出的孤独感和默默无言的隐忍;即使是在最后关头他的上司询问他“你还站在对的一方么”也作出了意味深长的回复——这些细节都完美地表达了角色中人性的那些微弱的闪光处。--摘自时光网 隐匿的人性--历史中的史塔西和柏林墙

自由就是对人性抱有一种期待和希望,就是相信天堂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的心里。200多年前,在分裂的德意志,孤独的哲学家康德就说过,自由源自道德,那是一种发自人类心灵底部不必依赖于外部必然性的自我律令。无论外在的必然性要如何压迫他,都不会绝对扼杀这种人对自己的律令。这正是人的尊严和价值之所在。

  人类已经穿过无尽黑暗的二十世纪极权主义制度所带来的压制、迫害、战争、屠杀和无以复加的恐怖,走到了今天。但是,即便是再黑暗的年月,人性的光芒也没有熄灭。这正是《别人的生活》试图说明的:在最黑暗的核心地带,也有光明的种子。因为人性是如此顽强,而自由则是人性最本质的要素。也许现实的残酷性远比这种希望来的强大,但是对希望的信念是如此重要,唯有如此,美好的事物才不会毁灭。就像诗里所写的那样:

   初秋的九月每一天都是忧郁的
   那些笔直的小树向着天空
   就像爱情一样茁壮的生长着
   头顶是湛蓝的天空
   天空飘着一朵棉花般洁白的云彩
   而只要你心中有信念
   它将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摘自豆瓣电影 只要你心中有信念,它将永远不会离你而去 (窃听风暴 影评)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春夏秋冬又一春)》

「人之初,性本善?金基德优雅地划开了人性温润的体表,留下一道道绝望的疤痕,然后让你带着它轮回转世」

金氏镜头下流淌而出的画面大多残酷而情色,鲜有如《春夏秋冬又一春》这般内敛,甚至是温情脉脉。他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流露出对人性丑恶的惨烈揭露和批判,毫不避讳自己对性爱和暴力镜头的偏袒和执着。但是这部作品却鲜有地呈现出一股清雅幽静的画面质感和冷静自持的情感基调,影片也融入了诸多东亚文化的内核元素--寺庙,和尚,隐秘的性爱,因果和轮回。

「金基德沉默了角色,弯曲了时间,把罪孽凿刻进人性,然后轮回转世,万劫不复」
春天——老僧与童僧生活在孤寺中。老僧出去采买,童僧顽皮地将石头绑到小鱼小蛇身上,倒头睡在一边。老僧看到他的作为,依样画葫芦将石头绑到他身上,教育他要用同等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

夏天——童僧已经成长为年轻僧人。一天寺里来了养病的少女。青年僧人佛心摇摆,最终和少女成就鱼水之欢。老僧发觉了两人的事情,将少女送走,年轻僧人追随着爱人,偷偷离开的孤寺。

秋天——寺中这天来了不速之客。警察追逐着杀妻犯来到寺内——正是出走的年轻僧人。老僧将其点化,命他在地上用心篆刻般若佛经,净化其暴戾之心。天亮后,杀妻犯安然地被警察带走。

冬天——出狱的杀人犯已是中年,他回到寺中修行,老僧已经圆寂。一晚,一女人将婴儿遗弃在寺门口,中年僧收养了他。

又是一年春天——童僧做着与开篇如出一辙的恶作剧,已经成为老僧的杀人犯用他师傅的方法教育了童僧……--转自时光网 春夏秋冬又一春 剧情

金导将每个平凡人的尘世罪孽架空于一座山间古寺,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下,试图颠覆东方文化强加于世人的无谓教条--「人之初,性本善」,最终通过小和尚欲望与罪恶交织的一生,佐证了自己对「人性无法被救赎」的笃定。

又是一次角色的集体噤声,在绿水青山,清泉古寺之地,青灯古佛,禅意肆意流淌。
//PS.顺手推荐下金基德这位导演
认识金基德始于《坏小子》,这部片给当时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方面它完全脱俗于韩国固有的情色片模式。比如,同期的《周末同床》等片子,只是在探索一对男女之间的情感关系模式,在当时可算是赚足眼球的,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肉欲的关系描写,并没有太多的延伸。金基德一举将这种肉欲的引诱,化为剧情,演绎出一个极端堕落的故事。当你以为剧情已经足够坏的时候,结尾又借着镜头的运用与故事的奇特性,给了你一些难以言明的思考。很可怕的导演,他第一次就席卷了你所有的思考力,撕破你的价值观。
......
但是金基德不一样,他似乎用东亚人的面孔在演绎故事,但是他内核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有时人们会使用暴力与色情去形容他。举个例子,东亚人不喜欢不加修饰地去描写女性的身体,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美化、诗意,甚至是拟物化它。金基德通常是毫无预兆地,原生态地出现女性的身体,偶尔将之抽象成山水,参见《漂流欲室》。妓女也是一个例子,《雏妓》《撒玛利亚女孩》并不是常规性的妓女的故事,在大多数主流思路中,妓女总是拥有一段悲伤的故事,是不得已(被逼)走上这条“不归路”的。金基德反而积极地(?)描写,女性是主动去做妓女的,故事是否悲伤,要看观众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了。我认为,故事有时是温情脉脉,充满了人对自身之外的个体的感同身受的高度同情。
--摘自 时光网 【韩流】《春夏秋冬又一春》:独特的金基德电影

金基德的作品大多看过,印象最深的就是残忍和残酷,以残忍的场景揭示人性的残酷。这部《春·夏·秋·冬·春》表面看起来应该是在他所有影片中最温情脉脉的的了,没有类似《漂流欲室》中把鱼钩放进下体那样极端残忍的情节,有的只是如诗如画、恍如仙境般的风景,我却觉得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却是更加深入骨髓的残酷和绝望。人生来就是恶的,没有救赎的途径,恶不因四季的轮回世代的更替而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会更恶。 --摘自豆瓣电影 青灯古佛,化不了人性的罪恶 (春夏秋冬又一春 影评)
关于金基德“轮回”风格的电影,个人还推荐其《Moebius(莫比乌斯)》
//家庭伦理题材(人性扭曲,片名妙到颠毫),社会边缘人物视角,口味较重.
//当然《Pieta(圣殇)》也比较不错.
//文艺清新画风,比较推崇其《 3-Iron(空房间)》(情色和文艺本来就不矛盾嘛~)

《Memories of Murder(杀人回忆)》

「并不是所有的追问都会有回应,有时候坚持也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

当你所有的付出最后只是换来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在如此廉价的现实境遇面前,你是否还能不忘初衷,理性依旧?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宋康昊饰)和汉城来的苏探员(金相庆饰)接手案件,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探员和搭档曹探员(金罗河饰)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而苏探员客观冷静,据理分析,几次排除嫌疑,警察内部为了证明与推翻矛盾不断,然而无辜女子还是接二连三被残忍杀害,他们只好达成共识一起合作。此时,一个极其符合作案特征的小青年(朴海日饰)成为最大嫌疑人,警方神经绷紧地锁定住他,同时DNA检测报告也被送往美国,然而案件并不在此处停止。杀人回忆 剧情 (豆瓣)

《杀人回忆》作为奉俊昊导演的第三部长篇作品,改编自韩国“三大未解悬案”之一的“雨夜连环强奸杀人案”,是韩国本土文化商业化尝试的绝对范本,不仅刷新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和观影人数纪录,更是被无数影迷奉为韩影的巅峰之作。

抛开电影本身的社会和文化隐喻,单就悬疑类型片的拍摄手法来说,这部电影的表现也绝对算得上是惊艳,甚至是颠覆。它创造了我个人观影体验的一次全新高潮,因为它确实颠覆了经典悬疑类影片的既定模式和传统技法,近乎「路人局」的设定本身就是对同类影片拍摄的一次全新探索。

影片因受限于故事题材本身而注定要选用开放式结局,但奉俊昊在这“一亩三分地”内着实展现了何为拍摄手法娴熟,何为剧情张弛有度;宋大叔更是诠释了什么叫「大饼脸上的演技」,原来不靠脸但又靠脸的演技是可以这般炉火纯青,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最是念念不忘结尾那段他眼眶微红,浑圆的大脸对着镜头怅然若失的神情--原本观众期待该呼之欲出的情绪决堤被奉导极度内敛到近乎变态的表达给生生收住,影片顺势在“将破不破”间戛然而止,妙到颠毫,为人津津乐道。
对于电影在叙事手法方面的成就在这不过多赘述了,喜欢悬疑电影的影迷朋友们可以参看个人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讨论,详见知乎回答: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 「宋康昊以飞踹的姿态颠覆了罪案/悬疑类型片的经典标杆,成就了民众对整个韩国社会民主转型时期的集体追思」

我们要重点谈论的是这部电影对片中两位警察性格的描写,导演奉俊昊对人性的洞见可谓是入木三分。一个是以有着巫师灵眼自居,靠着第六感和屈打成招解结案的小镇警探斗满(宋康昊 饰),另一个则是冷静分析,据理判断的汉城特派警员泰允(金相庆 饰)。他们是迥然相异的两派人物,以斗满为代表的当地警方主张早点息事宁人,满身的功利主义,对一些明显的证据充耳不闻,他们缺的只是一个罪犯,至于具体是谁,已经无关紧要了。

泰允作为理性作风的代名词,他在整个案件侦办过程中的转变是相当玩味的,从最初的据理力争,多次推翻斗满他们的“即兴之作”和“欲盖弥彰”,到最后双方的通力合作,在眼看就要将最后的嫌疑人绳之以法时,一份从美帝寄来的DNA鉴定结果又让一切回到了最初,依旧是「悬而未决」。在残酷和反复的现实面前,泰允再也没了往日的理智和脾性,他无法接受那个自己无比笃定的嫌疑人即将从自己眼皮底下光明正大的溜走,他恨不得能将他就地正法。

「至于最后的那一枪有没有开已经不重要了,当你举起它的时候,你的内心其实已经有了枪响」

我们很多时候也会陷入泰允一般的境地,苦于追问那些往日的坚持,执着于它能给一个怎样的结局。殊不知,不是所有念念不忘,都能有所回响,距离太远,你或许等不到回音传来的那天。

世间万物,从新生到消亡,循环往复,无不如此。可我们不是为了死亡才诞生的,从起点到终点,还隔了一个漫长的测度,一个让你得以体会真正精彩的区间。不要偏执地笃定所有事物都该以结局为导向,以胜败论输赢。

有时候豁达一点,过程也许比那飘忽不定的结局更加出彩。不要急于否定自己,也不要急于成全自己,前者让你的坚持变得乏味,后者则让你的坚持变得低廉。

「有时候坚持就是勿忘初衷,对那些纷至沓来的结局,你不再惶恐和愤怒」

最后送上大饼叔靓照一枚,等你看完这部电影记得回来点赞~

《Postmen in the Mountains(那人那山那狗)》

「父子间的默默温情,如林间小溪般潺潺流动」

在中国南方农村,身为乡邮员的父亲退休了,他准备把这条邮路交给自己的儿子。这是父亲最后一次跑邮路,他叫儿子和他一起去。一路上两人心情都不轻松。父亲回忆着当乡邮员的岁月。他有很多话要跟儿子讲,却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儿子不仅是第一次执行任务,也是第一次跟父亲同行。他觉得山路似乎永无尽头。这也让他联想起父亲命运的变迁以及母亲无尽的等待。他更加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当儿子将父亲背起来时,父子间的距离就完全不存在了。那山那人那狗 剧情(@时光网)

影片讲述了一个行将退休的山村邮递员陪伴接任的儿子在群山间跋涉送信的故事。舒缓的叙事节奏,朴素的镜头语言,映衬着东方男性内敛隐忍的情感世界。一场仪式化的跋涉,伴随着两代人价值观念的碰撞和交汇,让这对父子间的隔阂逐渐消融。淳朴憨厚的乡土人情,清丽秀美的山水风光,无不透着生活的质感和南方小家碧玉的风情,是一首绝美的湘西影像诗。遗憾的是该片问世后在本土无人问津,反倒廉价对日输出后获得巨大反响(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同年在日本上映),并斩获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公众最喜爱的影片”大奖和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大奖。

每次看这部电影总有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慨,希望有此般情怀和艺术气息的电影能在国内找到更多的受众。

以下是电影中几张关于湘西风光的截图:

《Boyhoood(少年时代)》

「看看最好的年纪里的你自己」

添加新评论